教堂建筑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最早的教堂是帐篷
在犹太教的经典《旧约》中记载了第一座教堂的出现:公元前1450年,犹太人在摩西的带领下逃出埃及,在旷野中度过40年的逃亡生活。为对上帝恭敬行礼,众人献金银宝石和绫罗绸缎修了一座帐篷,它长3丈、宽1丈、高1丈,作为祈祷的地方。
公元前1000年,犹太人攻占了耶路撒冷,所罗门王按那座帐篷的格局,用上等的石料、木料花7年时间建成了第一座圣殿。公元前586年,该殿毁于巴比伦人之手,公元前519年,犹太人重建圣殿,又于公元70年被罗马人焚毁。
巴西利卡风格
来自罗马会议厅
直到313年,基督教才取得了合法的地位,于是信徒开始建造教堂。当时人们很自然地由眼前的建筑获得灵感。罗马人为会议曾建造一种长方形的大厅叫巴西利卡,它由两排柱子把大厅分为正厅和侧廊,最里端是半圆形的,那里放置讲台。之后教会将这一建筑加以改进,并在全罗马推广,典型的就是有这长方形平面和凸字形剖面的罗马圣母大殿。
公元360年,君士坦丁大帝在首都圣索菲亚(002572,股吧)曾建造过一座巴西利卡式大教堂,但于公元532年毁于大火。
之后,朱斯提尼安皇帝计划在遗址上建造一座超越世界其他建筑的庄严大殿,他动用了1万名工人,从各处搜集珍贵材料,又用5年时间在原址上建起了一座新的教堂。这座教堂平面呈希腊十字形,长75米,宽71米,中央是直径32.6米、距地面54.8米高的圆顶,中厅有两排玉石柱。
圆顶的出现标志着6世纪拱券技术的成熟,当阳光从圆顶上的窗户洒入时,人们对教堂空间广阔和神圣的追求也得到了满足。
建筑技术发展让尖拱穹顶流行
公元1054年,基督教出现了第一次分裂,分裂后的东部希腊语教会以拜占庭为中心称东正教,西部拉丁语教会以罗马为中心称天主教。东正教认为希腊十字平面造型的教堂能加强教徒在仪式中的团聚感,所以圣索菲亚大殿的建筑型制成为后期东正教堂的范例,被称为拜占庭风格。而天主教认为拉丁十字平面造型的教堂对基督蒙难更具有纪念性,于是在巴西利卡式教堂建筑中厅圣坛前展出两翼,以柱子撑起巨大的穹顶象征天宇,厚墙窄窗,并在内壁装饰以彩绘和雕塑。这种罗马式教堂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高潮,如圣彼得大教堂、圣保罗大教堂等。
12世纪中叶,建筑师发明尖券成功,由于建筑荷载被引到拱壁上,教堂就可以做到墙薄窗大。当时,率先在法国丹尼斯修道院教堂的设计中采用了尖拱、肋形穹顶和彩色玻璃窗。后来,这种建筑型制发展为中世纪盛行的哥特式风格。其中著名的亚眠圣母教堂长138米,宽14.6米,中厅拱顶高42.3米,两侧廊拱顶高18.2米,突出表现了中厅高而窄、长而狭的哥特式教堂风格。
科技发展助推简洁的现代教堂建筑
1521年,新教从天主教分离后,简化礼拜仪式,教堂形式也更简朴,大多为长方形礼堂。天主教也对以往教堂建设进行思考,倡导以耶稣会教堂为蓝本。正立面是一个宏伟的入口,宽阔的中厅与浅出的后殿形成过渡,是典型的巴洛克式教堂。
推荐文章
- 详解grc材料到底是什么
- 石膏线装修的3大功能
- 怎么有效避免grg材料出现开裂
- 首批九台grc环保箱体顺利抵达
- 上海GRG材料企业解析我国木板
- GRG材料不开裂的办法
- grc在国内建筑行业应用及其发
- grc石膏材料防水特性介绍
- GRG是什么材料,该材料的特点
- GRC构件安装时需要注意哪些事